本報記者 王麗 本報通訊員 周海霞/文 梁津銘/製圖
  提起杭州的筧橋,你會想到什麼?筧橋機場、還有機場里著名的美齡樓?
  最近,筧橋鎮開始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修志,挖出了很多古往今來有趣的點點滴滴。
  比如,筧橋其實以前叫做“繭橋”,因產繭聞名遐邇;如今通往新東站的機場路,曾經叫做“走馬塘”,南宋時,是到達都城臨安的交通要道。
  有句老話叫“艮山門外絲籃兒”,早在南宋時期,筧橋鎮就是杭州蠶繭交易中心,被稱為“繭橋”,筧橋由此得名。
  清朝末年,城東文人張爾嘉經常出入艮山門,他在文章里談道:“旱道,東北路。出艮山門,過吊橋,循沙河罕而東又來鶴樓,神為呂祖,跨路為南薰亭,以息行旅……”
  張爾嘉所記的內容,一輩子生活在筧橋老街上的91歲老人易志根還記得。儘管70多年過去了,但許多往事依然歷歷在目。
  今天的機場路寬敞筆直,可老底子的它並不是這樣的(詳見A1-3版)。機場路自古至今有十餘種稱謂——
  宋時叫走馬塘,後來又叫官園路、城東九里松。直到1931年建筧橋機場,才改名為杭海路、杭平路、中央航校路。1949年解放,將慶春門至筧橋一帶改為杭筧路。文革期間曾經叫紅衛兵路。1981年至今,一直叫機場路。
  易志根老人告訴錢報記者,在機場路還被稱為走馬塘時,它其實是當時的百姓為了保護賴以生存的田地和住所不受海浪傾襲而修建的塘堤,從艮山門一直修到了筧橋茶花村。後來這條塘堤成了官路,能跑馬,所以叫走馬塘。
  在南宋時,走馬塘又別稱城東九里松,也是有原因的:有了塘堤後,百姓為了護堤,就沿堤壩載種松樹,從三里亭附近的諸葛廟經筧橋機場左側的應家橋到樟木橋止,共綿延9里。
  雖然已經90多歲高齡,易志根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兩年前,老人家根據年輕時的記憶,親手畫下了一張上世紀30年代機場路(原稱走馬塘)的示意圖(見上圖)。
  在這幅地圖裡,我們看到老底子的機場路(走馬塘)其實是三彎九曲的,而且走馬塘和城東九里松雖然大多數時候是一條路,但兩者的起止點略有不同。這三彎九曲的進城之路,一直到1971年重新修建了機場路,才把路給“拉直”了。
  沿著艮山門往東,有一條河(罕)上老街。易老回憶,老底子這條街特別熱鬧,從早到晚都是人,街上有米店、豆腐店、木行,還有好幾家絲行,收的都是餘杭、倉前船上裝來的土絲。
  在這張手繪地圖上,老人家還細心地標出了沿路的一些地名和建築,老人說,老底子的筧橋人,就是沿著這條路,挑著菜擔兒、輓著絲籃兒,一路吆喝著,經艮山門進城去了。
  (原標題:挑著菜擔兒、輓著絲籃兒沿著三彎九曲的走馬塘進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51ney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